2023年8月16日召开的“美丽重庆”建设大会上提出,对标落实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市域范例,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重庆力量。近一年来,“美丽重庆”建设在巴渝大地上多点开花,上演着一个个美丽重庆的“生态故事”。
央广网重庆频道特别推出“美丽重庆·生态故事”系列报道,展现“美丽重庆”建设新征程中的奋斗足迹、感人故事、显著成果。
6月20日早晨8点30分,在巴南区人民广场,6支广场舞队正在各自的舞区起舞,每个舞区内都有一组固定的新型“立柱音响”播放着悠扬悦耳的音乐声,由于完全没有传统拉杆音响带来的嘈杂与喧闹,各舞区的音乐互不干扰,广场上悠闲地拉着家常的市民正常声音也能彼此听得很清楚。
“这种立柱音响非常方便,插上U盘,音乐就能自动播放,还可以控制播放的分贝和时间,能够有效地避免噪声扰民。金年会娱乐平台登录”巴南区鱼洞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朱雪莲看着广场跳舞的人们和休闲的市民,感慨万千。
朱雪莲介绍,巴南区人民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困扰近10年了。修建于本世纪初的巴南人民周边建有鲁能南渝星城、锦华苑、乐意苑、东升苑等6个居民小区,西侧紧邻巴南区鱼洞第四小学及附属幼儿园,周边生产生活群众2万多人。
开始几年只有零零散散几支队伍,后面其他区域的甚至巴南外区的都来到广场跳舞,舞蹈类、歌唱类、球类、太极拳等9类健身活动队伍多达45支,这些队伍每天不分时段在广场开展活动,参与者最多时达到千人,组织者自带的大功率音响、话筒所播放声音高亢。
巴南区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王军介绍,对音响、话筒所播放声音的监测结果显示,超过80分贝,严重干扰了周边居民及学生的正常休息和学习,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一方是跳舞娱乐、健身的权利,一方是安静休息的权利,如何在满足双方利益中实现平衡?这成为一道民生考题。“我们起初采取的方法主要是由派出所、街道以及当地社区组织人员进行劝导或者收缴音响设备。”王军介绍,虽然短期内能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一段时间后就会死灰复燃,噪音扰民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群众投诉仍然居高不下。
据了解,此事后来引起巴南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区委主要领导召集区生态环境局、区公安分局、区城市管理局、鱼洞街道以及居民代表进行座谈,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认真分析问题成因,深入细致调查研究,形成了详细解决方案,并成立广场舞噪音整治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决定由鱼洞街道牵头,各相关部门派出骨干力量,组建专班,形成联合治理机制,发动多元力量参与共治,彻底消除巴南人民广场多年噪声扰民这个“顽疾”。
管住噪声首先就要管住噪声源头,如何让广场舞队伍心甘情愿地降低音量、调整活动时间?专班出妙招,邀请了多支广场舞队伍负责人到广场周边居民家中“做客”,实地感受噪音的音量。
“现在亲身感受了一下,发现跳舞的声音确实太吵闹了。”某跳舞团负责人宴平说,之前确实不理解居民对跳舞这么反感跳广场舞的人群,实地感受后感到非常惭愧,很注意调低音量。
专班也组织广场舞负责人进行警示教育、法律宣传,对每个广场舞队伍的信息进行登记备案,拟定并公开发布人民广场管理规定,制定了《广场活动文明公约》,对每支广场舞队伍的活动时间、开展形式、场地位置、参与人数等情况进行摸排,然后根据活动的人数和类型进行合理规划,按照“动静分离”的原则,科学划分出6个舞蹈区、4个体育锻炼区,让各个队伍在固定区域、固定时间开展健身活动,并签订承诺书。
据介绍,为进一步规范广场舞活动,鱼洞街道还在人民广场安装了6组立柱音响,并在音响上加装控时器,控制播放的时间、音量等,要求各广场舞队伍进行实名登记制和分时段预约制。
专班在日常监管方面也下足功夫。据介绍,专班统筹区内相关部门、街道及社区组建了日常巡查队伍,不定期开展巡查,适时开展联合执法整治行动和噪声监测。周边商户、居民群众还积极主动参与广场文明劝导志愿服务,共同参与到噪声整治工作中来。经过一系列治理,鱼洞人民广场噪声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截至2024年5月,未再接到广场噪音污染相关投诉。
“以前,广场舞队伍像比拼似的,音响的音量一个比一个大,现在广场舞有了预约制和公约,大家都守规矩了,我们居住也觉得更舒心”鱼洞街道鱼轻路社区的居民代表自发送上锦旗。
巴南区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和认可,实现了人民广场治理从“刚性管理”向“柔性治理”转变,广场活动秩序实现长效化自治,成为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效能的缩影,彰显了全区推动“治城”工作的民生温度。
美丽重庆·生态故事——困扰近10年的广场舞噪音扰民“顽疾”得到有效解决,广场舞不再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