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栖霞区水务局持续推进农村污水设施建设和运维,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一幅因水而变、治污有道、乡村焕新的水美画卷在栖霞乡村徐徐展开。
城市生活污水一般由污水厂统一处理,而农村生活污水想要实现集中处理相对较难。2016年以来,栖霞区全面推进农村污水设施建设,规划布点村、自然村、行政村污水设施覆盖率均提升至100%,补齐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短板。其中规划布点村覆盖数从2个提升至29个,自然村覆盖数从之前的4个提升至181个,行政村覆盖数从之前的4个提升至17个。
农村污水治理“三分建设、七分管护”,栖霞区水务局将农村污水治理的落脚点铆在运行和见效上,推行三个日常管养制度,即“责任人制度” “巡查制度” “运维数据采集制度”,确保每台设施始终处在有效监控内,水质检测、用电量、设备运行一有异常就能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龙潭街道还进一步探索信息化管理模式,率先建设实时监控、实时告警、实时记录的智慧监管平台,切实提升运维管护成效。
“不许把污水处理站建在我家门口,肯定会招苍蝇蚊子。”这是很多村民的心声。在龙潭街道马渡村,村里广泛宣传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原理,并按照“建成一处、改造一处”的思路,将污水处理设施打造成改善人居环境面貌的景观小品,彻底打消村民顾虑。除拆迁预留区域外,11个村民小组全部覆盖,建成jinnian金年会官网的7套污水处理装置,日处理污水能力175吨。
“污水要经过处理,不能直接下河,村民都懂,但是若是建到自家门口,矛盾就多了,我们做好宣传解释,大家最终也都积极配合的。”马渡村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除马渡村之外,栖霞区水务局按照“能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的原则,对村庄集中、人口密度大、治理标准要求较高,且周边建有污水处理厂的八卦洲街道采取以接管为主、点源装置为辅的处理模式;对治理区域广、村庄分散,且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的龙潭街道、西岗街道,则采取点源装置处理模式,使各村均能得到有效治理。
十四五期间,栖霞区水务局还将按照全覆盖建设和高质量运维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整治,通过不断完善运行管护机制,确保农村污水设施“建成一个、运行一个、见效一个”,真正实现农村污水治理惠民利民,勾勒出一副水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