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防盗警报器易响 居委会现场劝导教育 律师:市民也可求助公安交警部门
近日,住在越秀区珠光街的市民小宇向记者反映,其所在小区内停放的很多电动自行车都配备了防盗警报器,其中有的夜晚不时会响起,分贝之高、频次之多影响了小区居民休息。
小宇随后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属地社区居委会已到现场对相关车主进行劝导与教育,减少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警报声扰民还可怎么解决?记者也采访了市民与律师。
电动自行车作为市民出行的代步工具之一,在方便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防盗警报器的安装使用,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动自行车的防盗性能,但其“一碰就响”的高灵敏度却可能给周边居民带来困扰。
市民小宇告诉记者,在其居住的湛塘路住宅小区,楼下停了较多电动自行车,每每到了深夜,这些电动自行车发出的警报声音较为刺耳。“晚上经常会被警报声吵醒,影响了我的睡眠。”
记者随后到现场走访,附近居民也表示存在该情况。“尤其在下雨打雷的夜晚,电动自行车的防盗警报声此起彼伏,就像交响乐一样。”一位居民说。
记者观察到,该小区停放的电动自行车有的是居民接送孩子的交通工具,也有一些是外卖员的送餐车。外卖员李先生介绍,在停车状态下,当车辆被外部物体触碰或警报器设置过于灵敏时,就容易触发连续的警报声。
小宇也向有关部门反映了这一情况,随后,属地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到现场对相关车辆的车主进行了劝导与教育,呼吁其自行管养并维护好车辆,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小宇表示,电动自行车虽然是私有财产,但警报声深夜扰民还是不应该的。也有市民建议,社区可要求电动自行车车主晚上关闭防盗警报器,车主如果不放心也可以晚上为车辆多加一把防盗锁。
电动自行车防盗警报器带来的噪声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记者了解到,现行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并未对电动自行车防盗报警装置进行要求。
记者咨询了一家电动自行车商行,商家表示,防盗报警器作为组成部件未纳入整车产品标准范围,检测机构无法依据产品标准对防盗报警器的声音级别进行检测判定。“防盗报警器不属于电动自行车中的通用部件或关键安全件,所以其噪声级别不属于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范围内的必要要求。”不过该商家坦言,有的市民会认为“警报声越响,防盗作用越大”。
小宇也建议,相关部门应要求电动自行车在销售前采取技术手段调整、降低警报装置的声音分贝、警报灵敏度及警报声响时长。“应该制定相关标准,强制销售企业做出降低警报装置声音分贝等措施。”
广东秉甲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赫男表示,对于电动自行车带来的噪声问题,9月28日通过的《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赋予了相关部门管理权限。“根据《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物业服务人、业主委员会应当协助做好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李赫男还建议,对于此类困扰,受影响市民除了可向街道求助,也可寻求公安交警部门的帮助。金年会官方网站首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