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该如何建?怎样才能建得好?“生态环保”已经成为不少地方政协履职的关键词。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走进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1997年4月11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同志在常口村调研时的殷殷嘱托,早已镌刻在村口的石碑上,为全市上下接续奋斗指明了方向。时至今日,在三明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绿色是最大的底色,生态是最大的优势。
“三明自然生态本底良好,生态环境整体向好,但生态保护修复任务艰巨,仍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近日,福建省政协主席滕佳材带领调研组走进三明市,结合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开展调研活动。
其间,从建宁县黄坊乡“委员河长”主题公园、泰宁县大金湖,到将乐县常口村和金森公司“智慧林业”指挥平台等地,滕佳材和委员们详细了解了“委员河长”履职情况和河湖生态恢复、水质提升等,并对三明各级政协动员组织委员参与河湖治理,持续推动“委员河长”工作标准化、制度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给予充分肯定。
金溪开展铁腕治砂行动在三明全市率先实现“零采砂”,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福建全省率先完成小水电退出整改工作,将乐县累计投入2.9亿元实现村级污水治理全覆盖,成为全省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的样板与此同时,三明市县两级政府聚焦重点,综合施策,进一步打造金溪流域生态示范带,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委员们建议,在守护绿水青山上持续着力,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同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更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碳票、林票等制度创新;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污染防治,重点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让绿水青山更有“颜值”;全面开展排污权交易、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改革,打通转化通道,让金山银山更有“价值”。
滕佳材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牢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重要嘱托,发挥政协职能作用,不断探索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围绕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相促进积极协商建言、献策出力。
生态兴则文明兴。如今,从“三无村”到“明星村”,从“盼温饱”到“求生态”,福建各地乡村旧貌换新颜,在八闽山水辉映间显得格外动人,一幅幅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景更美的田园画卷跃然眼前。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中国长江之肾、江西的“母亲湖”。
妩媚的青山,浩淼的鄱阳,不仅属于江西人民也属于全国人民。习曾指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鄱阳湖生态环境治理,制定出台系列法规政策文件,扎实开展专项行动。今年初,省政协将“鄱阳湖生态环境治理”民主监督议题列入2024年度协商计划。
“了解第一手的情况,倾听最真实的声音,同步部署材料起草和委员发言等,确保工作不脱节、不疏漏。”省政协人资环委主任邓兴明介绍,组织两个调研组分赴南昌、上饶,深入湖区饮用水源地、江豚及候鸟观察点、联谊联防执法点等地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在协商式监督中分析情况、研究问题、增进共识。
鄱阳湖流域面积约占江西国土面积的97%、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生态环境是江西生态环境的“晴雨表”,亦是检验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试金石”。
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正处于从“三年强基础”向“十年练内功”转段推进的关键节点。毛敏珍委员建议,从省级层面协调解决退捕渔民养老保险缴费“缴补同办”政策,以提高退捕渔民缴费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万敏常委建议,建立健全鄱阳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根据保护治理成本投入、水质改善收益等因素,综合确定补偿标准,探索多元化补偿方式。对落地湖区符合条件的绿色项目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助力湖区经济转型升级。
“为学习湖南、湖北两省湖泊治理经验,我们收集了与我省面临相似问题的洞庭湖、洪湖治理的相关资料。”涂文清常委介绍,委员、专家们在调研交流平台推送共享相关材料100余篇。
“鄱阳湖是典型湖中有河、湖中有湖、湖中有岛,湖中湖有天然形成的碟形湖,有为渔业生产而建的堑秋湖。”崔传鹏常委建议,根据水质、候鸟种群数量等情况,科学调整碟形湖的功能定位,制定并落实好一湖一策、一湖一水位的管理要求,确保湖中湖能继续发挥其生态功能。
“堑秋湖是一代代赣鄱儿女在辛勤劳作中,形成的地域特色鲜明的长江流域文化,是流传至今、影响深远的渔作传统。”江西省全国政协委员吴代赦建议,要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与保护的高度,在扬弃继承中推动堑秋湖传统的转化创新,科学管理碟形湖,以更好保护鄱阳湖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大美鄱阳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魏源送建议,健全长期且持续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体系,构建鄱阳湖滨湖围垦区农业面源污染“测-溯-算-治-管”全链条防控技术支撑体系,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助力鄱阳湖流域总磷污染防治,护一湖清水入长江。
夏日的广西南宁五象岭森林公园,空气清新,满目葱茏。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73%,是南宁重要的城市“绿肺”之一。
然而两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在南宁市委领导下,南宁市有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自然保护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排查等系列专项行动,尤其是五象岭森林公园征地拆迁、植被恢复、勘界立标、总规编制整改工作落实到位。经过生态治理和修复,最终五象岭森林公园内6个区域存在的违规设施被拆除,植被得到恢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和习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5月下旬,市政协组织专项民主监督视察组,深入县区的水质净化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江河湖泊、森林公园等地,就“构建南方生态安全屏障”议题开展民主监督性视察。
委员们一路看一路思考,对南宁市建立两级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纷纷点赞。
如何更好地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助力南宁市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市政协民主监督性视察活动座谈会上,市政协常委赖承略呼吁,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持续推进植树造林,改良树种品质,选择适宜南宁市环境气候条件、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能力强的树种,合理布局经济林,抓好有害生物防控,不断提高林木质量,提升森林覆盖率。
从科技赋能角度,市政协委员韦利婷建议充分运用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数智技术,提高现代化监测水平、推进生物技术研究、完善生态安全评估体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杨海翔建议,要创新生态资源可持续保护发展机制。坚持保护利用并重,在确保森林覆盖率、水土保持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木加工、花卉苗木、林下种养、“生态+旅游”研学、“生态+大健康”等林业经济,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
委员们一致认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关系,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在守护好绿城风貌的同时,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主席杨维超表示,“市政协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发挥政协委员专长,加强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反映情况,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等监督重点,靶向发力,务实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切实增强民主监督质效,为美丽南宁建设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淮安,一座宛如漂于水上的城市,古老的大运河于这里蜿蜒流淌,洪泽湖、白马湖宛如璀璨明珠镶嵌其中,大小河流交织成一幅灵动的水韵长卷。丰富的水资源赋予了淮安独特的魅力,也让水生态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
淮安市于2022年大力推进生态碧水三年行动计划,以水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深入开展污水治理、生态活水、生态湿地、幸福河湖和绿色产业五大行动,全力守护城市水生态。
“市政协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近三年来,先后提交提案42件、社情民意11篇、大会发言8篇,为碧水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淮安市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徐效文介绍道。
jinnian金年会官网
曾经,污水治理设施投入不足、运行质效不佳,严重制约着淮安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这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市政协委员戴慧婷、于立忠、邹勇、朱慧等长期关注污水治理,连续多年以提案和社情民意的形式,强烈呼吁加大污水治理投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委员的意见建议,先后投入80亿元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2023年底,市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1.76%,较2021年提升25.44%,今年有望达到80%。”淮安市住建局负责人介绍说。
淮安四河穿城、五湖镶嵌,水域面积占1/4。为系统治理全市重点河湖,淮安市委、市政府实施生态修复、控源截污、景观提升等工程,致力打造幸福河湖。市政协积极响应,在今年市两会期间,精心组织了“加快建设独具江淮水韵魅力的生态淮安”专题协商会,31名政协委员提出87条意见建议,均得到相关部门的逐一答复。市政协还通过“码”上议协商议事平台、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等方式拓展调研渠道,广泛收集意见,倾听群众心声。
今年上半年,淮安市政协历时三个多月,组织对“生态碧水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情况进行专题民主监督,对行动方案中的191个计划实施项目进行实地调研监督,并组织市县两级1083位政协委员参与微信小程序满意度问卷调查,现场走访群众发放并收回有效问卷3317份,形成综合调研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从民主监督和问卷调查的综合情况来看,生态碧水三年行动成效显著,群众的认可度也较高,85.2%的受访者认为周边水体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市政协教卫体和人资环委主任冯长尧介绍道。2023年全市57个地表水国省考水质断面均值达或优于Ⅲ类的有53个,占比93%,在江苏省高质量考核中位列Ⅲ类地区第二。
“我们将继续发挥政协的优势和作用,持之以恒助力生态碧水行动,为淮安绘就更美的生态文明新画卷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让淮安的绿水青山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永恒底色。”淮安市政协主席戚寿余表示。
湖北省钟祥市胡集镇,南泉河穿镇而过汇入汉江,阳光下河水波光粼粼、鱼儿游弋。
胡集化工园区是全国重要的磷复肥生产基地,是钟祥市磷化工产业的主阵地。然而,2018年南泉河总磷超标严重,群众一年环保投诉80多起。2023年,在钟祥市对园区内23家化工企业逐一排查梳理出的153个环保问题中,水环境治理问题占环保问题总数的50%。胡集化工园区做好“水文章”势在必行!
为党政分忧,为群众解难,为绿色高质量发展尽责。市政协主席会议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将助推“提升胡集化工园区水环境治理水平”列为2024年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议题,组织委员和政协智库专家深入园区开展调研,赴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等地学习考察外地化工园区水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和做法。在近日召开的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多位委员和专家就胡集化工园区水环境治理提出意见建议。
“园区环保规划相对滞后、环保设施配套不足,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市政协智库专家李德臣建议,完善环保规划、加大环保投入,保证雨水管渠系统规划、污水管网规划、尾水排放规划、中水工程规划等联动实施。
“要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监管体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市场和行政管理手段强力控制园区企业污染物排放。引导企业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设备,从根本上减少水污染排放。”王清委员建议。
徐程委员建议,要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原则,加强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完善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调研中,委员和专家们发现,园区环保公共设施建设不足、涉水企业治污能力不强、农业生活污水管控不够等问题较为突出,是水环境治理的重大短板。委员和专家们建议,加快推进园区水环境治理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厘清环境容量指标,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国内外重点企业招引,努力实现产业高端化;全面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加大企业污染治理投入,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对居民和养殖场实施搬迁安置,彻底解决农业面源污水问题。
围绕议题,委员和专家们分别从规划引领、企业责任、绿色发展、制度机制、政府支持等方面协商建言。副市长田野表示,市政府将认真研究主题调研报告,高度重视胡集化工园区存在的水生态环境问题,聚焦园区环境现状、聚焦企业治污短板,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面提升胡集化工园区水生态环境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