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是河南第三大种植作物,其中正阳作为“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花生之都”。近年来,依托省农科院花生所等团队的科技助力,正阳花生现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深入人心,优势尽显。不仅如此,也为推动我省花生高质量发展带来了生动的实践样板。
民以食为天,我国是花生生产和消费大国,拎稳“油瓶子”不仅关系百姓一日三餐,更关乎国家粮油安全。
所谓“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如何保证花生种植质量和产量,选种育种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省农科院依托张新友院士团队,借助生物育种等多种方式,培育优质花生种,省农科院研发的高油酸花生品种豫花37号已成为正阳县的当家品种,不仅如此,豫花37号也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高油酸花生品种。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让更多农户种植优质花生、享优质成果,省农科院引进高产优质新品种、集成配套生产技术,推动花生生产高产高效。在正阳县示范带动优质花生种植面积82万亩,占花生种植总面积的50%以上。
在农业领域,一直存在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相脱节的问题,农业科技成果很多,但转化率低,科企协作便是解决该问题关键措施。为最大化发挥科企协作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优势,省农科院积极对接河南邦农种业有限公司等,开展种收一体化订单生产合作,提高花生订单率、专收专储率,推动优质粮油的订单化生产,实现了全县花生的优质优价,新增经济效益8960万元。
通过与省农科院开展科技合作,邦农种业公司也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化的现代高新技术种子企业,建有5个万亩良种繁育基地,花生品种远销新疆等地。
省农科院与合作社积极对接,调整农业结构,全面推进“一村一品”,选取高油酸花生豫花65为核心品种,建立品种及配套精准调控技术示范方500亩,经实地测产,亩产近375公斤,较往年增产10%以上,同时对接河南豫研种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种子回收,销路也不成问题,产得出也能卖得出。
回望过去,20世纪80年代末,花生在河南仅仅只能算“小作物”,全省种植面积只有500万亩。如今,花生已成为我省第三大种植作物,“世界花生看中国,中国花生看河南”的美誉也被叫响。花生新品种的培育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让我们拎稳“油瓶子”,也让“油瓶子”里装满了优质油。
暑热渐渐褪去,开车驶入正阳县,道路两旁的花生地绿意正浓,长势喜人。正阳史称“膏粱丰腴之地”,素有“一半米来一半面,掏钱难买正阳县”的美誉。
如今,正阳花生的名号响当当,常年花生种植面积170多万亩,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的9%、全国种植面积的2.5%,是“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可这里的土质本大不适合种植花生。
种植大户黄磊种地种了近20年,对花生种植问题感慨颇深,“这里和黄河滩区的土质有很大的差别,土壤过干会板结,湿了又黏成块,花生结果、采摘都成问题。”
如何把劣势变成优势,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省农科院花生团队带来了破题的办法,推广宽幅起垄种植方式。
“将花生种放在垄上种植,相比于平地种植而言,抗旱又耐涝,而且垄高有助于吸收太阳辐射,种植通风又透光,为花生营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不仅如此,还解决了花生收获的一大难题。”“院县共建”正阳首席专家、省农科院花生栽培研究室主任臧秀旺表示。
田间管理是确保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抓手。种地种得好,不仅要人勤快、天帮忙,更要科技来助力。
花生生长期会面临病虫害、天气变化等多重挑战,只有将科学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关键措施落实到户、到田,才能确保花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了让种植户掌握科学技术,省农科院积极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培训新技术、新成果。去年,开展田间面对面讲课、手把手开展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指导150多人次,为广大农户排忧解难。
多年来,省农科院专家团队推广配套的“花生精准调控技术”“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4项新技术在正阳大面积应用。去年,在遭遇不利气候情况下,示范田均取得了较好的产量,亩均增产5%以上、增收150元以上,示范基地花生最高亩产达到605多公斤,增效显著。“靠天收”的农业在人努力和科技助力下得到了稳定性的收益。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为更合理科学地进行田间管理,省农科院花生团队对正阳县9个乡镇的花生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了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方案。把传统的3—4次施药改为2—3次施药,药物使用量减少近30%,药物使用减少了,效果却提升了,高效绿色的生态模式在正阳不断被复制、推广,促进经济收益与生态效益共赢。
本着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省农科院和县农技人员优势,并积极对接国家和省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系统服务正阳团队科技人员长期开展技术服务工作。针对正阳花生这一主导产业,分析限制发展问题,深挖技术需求,并及时反馈专家组、制定技术方案,打通了科技下地的“最后一公里”。
乡村要振兴,农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农业农村技能人才是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支撑乡村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
省农科院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不断开展专题技术培训和讲座,常年培训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用更专业的知识、更易懂的话语、更有效的方式培育了一支乡土人才队伍。
据统计,院县共建以来,省农科院在正阳召开集中技术培训会30余场次,通过集中培训、田间指导、短视频平台、农科大讲坛、报纸、电视等多种形式,培训、指导新成果新技术5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
在不间断的技术指导下,培养出了100多名技术带头人,黄磊家庭农场负责人黄磊被评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正阳县程旭东家庭农场负责人程旭东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正阳县劳动模范。
除此之外,还举办了高素质农民培育油料作物专题培训班、“乡村振兴能力提升”培训班,不仅为花生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更为先行县建设育好“领头雁”。
“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的传统农耕理念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浪潮,农业要发展,技术是关键。省农科院创新种植方式,让不可能变为可能,转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为花生栽培打好了基础;通过先进技术研究和推广,“专家模式”成了“农户模式”,种地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花生丰收在望;不仅如此,还积极开展技术培训,3000余人得到培训,为乡村留下了一批带不走的人才,乡村建设后备力量逐渐壮大。
乡村要发展,产业必兴旺,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培育壮大乡村产业,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助力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正阳是花生种植大县,如何延伸花生价值链,让花生结出更多“效益果”?
酱菜是我国百姓餐桌上常见的佐餐小菜,以黄瓜、豆角、萝卜为主,花生的身影却比较少见。
“相比其他酱菜,花生类的加工程序比较复杂,鲜储技术也一直是做花生鲜食加工的难点所在。”河南中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冯利说道。
为了进一步提高花生加工技术,破解花生类产品的研发难点,丰富花生食品种类,省农科院多个专家团队联合中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阳县西施食品加工坊、正阳新地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开展合作。
建立花生深加工技术示范基地3个、高油酸花生产品专用生产线个,转化了电磁控温精准炒制、花生芽高效生产、花生芽物理护色护脆等加工技术,研发出即食花生芽菜、多级高油酸花生烘烤花生碎、低脂油炸花生等6个新产品。
在省农科院和正阳县双方共同努力下,正阳花生一、二、三产比例由共建前的35∶28∶37,调优到目前的25∶37∶38,产业结构由“哑铃形”初步发展为“倒金字塔形”,花生的精深加工年处理量较创建前增加了近6倍,产量由5万吨增至32.3万吨。
“不光是花生加工技术,不同品类对花生品种的要求也不一样,有了农科院专家们的帮忙,在食品加工时可以放大花生品种优势,做出来的产品品质更好了。”冯利表示。
如今,走进中坤农业有限公司,酱菜香扑鼻而来,泡椒花生、花生油辣椒、花生香菇酱、醋泡花生、花生芽……数种花生加工产品从这里走出,北至黑龙江、南销广州、西送广西、东达上海,客户遍布全国,产值一年比一年好。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
省农科院今年预计完成示范推广原味炒花生等加工生产技术3项,开发新产品2种,制定花生芽菜生产操作规程和产品标准各1项,助力花生实现“华丽转身”,完成“七十二变”。
以往,花生收获后,花生秸秆就被丢在一边,遇上阴雨天就烂在地里,有的堆在沟渠里,还会堵塞河道。不仅污染环境,还给下一季作物的播种带来了较大的麻烦。
花生秧含有8%以上粗蛋白质,属于优质畜禽草料。花生借助现代机器收获后,花生秧就能够被回收。省农科院依托正阳县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集成示范分级分类秸秆加工生产技术和多种秸秆混合处理加工调制技术,开发出了幼畜高蛋白花生秧揉丝草段、育肥羊专用花生秧草粉颗粒、育肥羊全混合日粮颗粒饲料等产品。原料中豆粕比例降低了2%、玉米比例降低了4%,每吨生产成本降低80元以上。
依托正阳县秸秆综合利用行业协会,推广“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融合运营发展模式,去年秸秆协会年收储量达到30万吨,花生种植户亩增收约200元,秸秆收储企业年增收约8万元。
农业发展不仅要质量兴农,更要绿色兴农。在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持下,花生秸秆“变废为宝”,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手抓,从以前一文不值、污染环境的秸秆也成了抢手饲料,变成了“金宝贝”。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我省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统筹推进“十大建设”的关键一年。省农科院团队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支撑等优势转化为有效激发农业经济的活力,凭科技提升品质、以品质铸就品牌、用品牌带动产业发展,为花生高质量发展不断输送能量。
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教育事业发展纪实
构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引领全球南方现代化——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